叶师父,一个用计算和代码讲故事的艺术家 原创

一次不务正业的尝试,让处于未来职业迷茫期的「茶叶」,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他决定听从内心的召唤。

头一次深入了解“新媒体艺术”,是因为传闻中的“叶师父”。

叶师父不姓叶,本名裴峰,安徽人。皖北民俗,长辈对小辈名字之前加“毛”,表示亲切。裴峰从小被老家亲戚唤作“毛峰”,而黄山的一种绿茶也叫这个名字,毛峰的称呼被扩散到朋友圈后,就没人叫大名了,都习惯叫他“茶叶”。后来,茶叶机缘巧合去央美教书,于是圈里人从此称他为“叶师父”。

很难说茶叶到底是一位程序员,还是一位艺术家。他说话节奏快吐字含糊,似乎是脑子运算快,内置CPU太强;他长发过肩,举手投足透着文艺工作者的不羁和真性情。这两种属性同时出现,反而给他带来一种浑然天成的文理通吃的气质。用本人的话说,同时像“计算机黑客”又像“画家”又像“算命先生”。

叶师父,一个用计算和代码讲故事的艺术家

不过,这也正是新媒体艺术家所需要的素质。与传统艺术不同,新媒体艺术更像是“技术+艺术”的组合,你会发现从业者并不只在那拿笔画画、做雕塑,而更多是写着代码、捣鼓传感器、操控声光电,也抽象也具象。

于是,福楼拜的那句“艺术与科学总在山顶重逢”,似乎用来形容叶师父所从事的新媒体艺术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从游戏,到艺术:“我是新媒体艺术家”

茶叶或许天生就是为新媒体艺术而生,即便他早年经历了一次从「游戏专业」到「艺术专业」的转型。

那年,茶叶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游戏专业的学生,临到毕业季,他却迎来了未来职业的迷茫。一方面,他厌倦了游戏的鼠标、键盘、手柄的“老三样”交互方式;另一方面,大学4年的学习让他认知到,当时的游戏产业偏“商业美学”——“过度迎合市场、流量导向、色彩太老土,玩家喜欢什么样就给你什么样,我接受不了。”他撇着嘴说。

当时的他,恰巧看到一个艺术作品,瞬间就被击中了灵魂。作品的作者是冯梦波,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却自学了计算机知识,十分擅长拿游戏当媒介去做艺术创作,冯梦波思维活跃,创作形式解放。看到他,茶叶仿佛看到了镜子里未来的自己:“我被他的作品惊艳到了。”

刚好,传播学的同学怂恿茶叶合伙,为法国电信Orange完成一项跨界作品。最终做出来的成品名为《北京除夕夜短信视图(Beijing SMS Eve)》,背后的故事很有新意:除夕夜的北京,把北京移动短信数据,转化成烟花粒子,在地图上喷发出来,然后从上帝视角去看,北京一万多个基站每一时刻流经的短信总量,共同汇成了一幅万家灯火图。这项作品,可以看作是人们对社交数据的最早的深层次思考。最终,它登上了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展览。

叶师父,一个用计算和代码讲故事的艺术家

< 茶叶参与作品「Beijing SMS Eve」 >

这次尝试,虽小试牛刀,却让茶叶大获好评,也因为这个作品受邀去中央美术学院教创意编程和数据可视化。“朋友说我做的是正宗的新媒体艺术,那好吧,我就当新媒体艺术家”。

于是在教了一学期书后,他申请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开始作为一位新媒体艺术家继续学业和职业生涯。

把科技的薄荷糖,丢到艺术设计的可乐里

我本想酸一酸,“半路出家”的茶叶,初入艺术专业,水土不服的故事。没想到,他说自己反倒游刃有余起来。他甚至笑称这次转专业“是一种降维打击。因为游戏圈用到的技术放在艺术圈,就像一个重量级的拳击手突然跑到轻量级拳台,简直是欺负人!”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叶对代码(利器)的掌握,帮了他大忙。

不过他在创作工具的应用上,也经历了一次过渡。刚开始,他用的是编程语言Processing,它好比“电子速写本”,用绘图的方法做计算,做表达,很方便。用着用着,他发现Processing“小而美”,是一个很好的新手村,打怪升级完成了以后,就该换张地图了,也就是另谋其他编程语言。

巧的是,茶叶当时正好看到了刚发布的Unity HDRP(一个能实现高清分辨率和物理仿真的渲染管线)。茶叶一上手就觉得不错,于是一步步自学,他说这是一个“兼顾拟真、写实和抽象”的工具。尽管早期的Beta版本有很多不足,但随着用户督促,HDRP已经一一实现了改进。

茶叶还分享了一个小妙招,说可以用HDRP重现经典电影场景。在他看来,如果游戏真是“第九门艺术”,那么应该把“前八门艺术”的成果放进去用,去探索关于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就像把科技的薄荷糖丢到了艺术设计的可乐里,能爆发出来什么,那就做着看吧。”

没想到化学反应来得如此之快,茶叶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光时刻”,因为他发现了新媒体艺术家一个普遍痛点。

无论什么作品,都需要空间展示。对新媒体艺术家而言,需要的是一个大面积的、沉浸的投影空间,通常大家不得不花钱租美术馆,但往往租金很高,让人感觉钱花的冤枉,艺术家很容易因此入不敷出。而茶叶发现,HDRP工具刚好可以拟真化实现一个模拟展厅,又漂亮又好玩,他就佛系地做了个网络教程,没想到,竟然火了。

网友如潮水般的反馈,给了茶叶继续的动力,三四年间他一共进行了三次迭代。早期让茶叶印象最深的一条评论是:“有一种像是之前练了多年基本功不知道有什么用,突然到了一个新环境,发现扎实的基本功有用处的感觉。”

就这样,他在艺术创作之余又多了项工作,成为一名知识博主。“我想帮这些创作者提供电影级别的光影,加上交互,让他们更好地实现创作。”他说。

运算和美学,让你更酷

每个人小时候都起码在美术课学过画画,而茶叶也是开门教学的人,所以和他聊着聊着,我开始对新媒体艺术创作很好奇。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门槛高吗?它要求我们更懂艺术,还是更了解技术?

茶叶的答案是,虽然它本质是一个艺术工作,但所需要的艺术知识不多,反而更多需要「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学编程」的知识支撑它。

传统的艺术形式,比如油画、版画、壁画等,需要创作者花大量时间修炼美术基本功,直到变成肌肉记忆,再去做表达。

而计算机艺术,是一个完全不会画画的人也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的艺术技法不多,更需要的是理解力、表达力,而后者是基于你本人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浪漫的性格、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说,“新媒体艺术”反而比“传统艺术”更容易被普通人掌握。

从这个角度看,计算机让艺术欣赏的角度变多了,但是创作的门槛变低了。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后天学习计算机知识,去实现对艺术的降维打击。不过“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行容易,但是出精品永远需要精心创作。再加上新媒体艺术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艺术(综合了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需要编程、摄影、交互、策划、视频剪辑等技能,如果能学会,就是妥妥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探索数学与编程在艺术与设计中的一切可能性,帮更多人实现新媒体艺术创作,茶叶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实验室(算法艺术实验室AALab),渐渐有了名气,很多人慕名而来。

算法艺术实验室写着这样一句标语:“用运算和美学让你更酷”。茶叶随即说,自己很喜欢与不同设计和艺术背景的人合作项目,过程特别享受。

茶叶依稀记得,实验室曾经受邀协助「阿那亚」做过一次“生活节”活动,名叫“Street Life”,用置顶的红外摄像头和OpenCV计算机视觉技术捕捉U池滑手的动态,同时用Visual Effect Graph(Unity编辑器里一个榨干计算算力和渲染力的视效工具)模拟海浪,两者一结合,看着就是一个个冲浪手在数字海洋上冲浪。“当时现场大家反馈比较惊艳。”

还有一次,和央美版画系的朋友合作,也让他印象深刻。作品名叫《Causitcs in Brain》,背后的故事是: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如果遇到弯曲或光滑物体,就会失去原来的方向,这一现象被称为“Causitcs”。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神经系统的延伸。当人们接触到碎片信息太多,就容易失去原来的延伸方向。他们用光影把这种延伸呈现出来,在墙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影子,随着漂浮在大脑中的神经纤维流动,影子也在动,恐惧,快乐,生气,痛苦,压力,无助,都一一呈现出来。最终,这个作品为茶叶的朋友拿到了优秀毕设。

叶师父,一个用计算和代码讲故事的艺术家

< 茶叶参与作品「Causitcs in Brain」>

都说艺术创作,最需要“缪斯”的眷顾。源源不断的创意,总要消耗脑力CPU,所以我问茶叶:“在什么情况下你最容易产生好点子?”

他沉思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所有艺术家普遍的答案——去观察生活吧,你总会有源源不断地想创作的内容的。

是啊,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我们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来表达感受。如今我们身处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一句文案、一条视频、一张图片……其实人人都可以是媒介人,“新媒体艺术”离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远,人人也都可以唤醒心中的“艺术之魂”。

人物简介:裴峰,新媒体艺术家,计算机界图形学研究员。曾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游戏专业,研究生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受聘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为算法艺术实验室创始人,继续致力于艺术创作的方式探索数学与编程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可能性,以及普及编程做艺术的基础教育工作。

本文来自码客人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裴峰问答实录部分(彩 蛋)

 

码客人生:你在央美教书的时候,有发生什么趣事吗?

裴峰:央美是法国艺术学院那种学制,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而是工作室制度,相对于综合大学,气氛更轻松,教学灵活多样。

我在那玩了一把脱离课纲的“点播式上课”,有什么疑问就问,解答的同时即兴扩展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

码客人生:让你印象深刻的疑问是什么?

裴峰:问“设计师用代码创作,有固定范式吗?” 我说 “因人而异,自由发挥。” 不过,听说提问的人后来没再干设计,嫁入豪门当全职太太去了。

码客人生:问有没有套路的人,最后却是最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不过,话说新媒体艺术,有哪些流派?

裴峰:新媒体艺术严格来说属于当代艺术,比较成功的团队和个人,我大概分析了一下:

● 首先是“群体交互”派,代表团队是日本的Teamlab,一直谦虚地坚称是数字艺术,其实用了很多算法,只不过他们美术风格太偏流行,群体交互,老少皆宜。

● 第二是“舞台美术”派,代表艺术家日本的真锅大度,且他常年与很棒的电子乐创作者和编舞合作,他常合作的编舞就是他老婆Mikiko。

● 第三,国内的艺术家,我自己分为“蹦迪派”和“拒绝尴尬派”,我就是后者。

码客人生:哈哈,“蹦迪派”和“拒绝尴尬派”分别是什么画风?

裴峰:蹦迪派”就是DJ和VJ,比如电子乐在放,后面拿一些touch designer软件做实时交互,视觉跟着音乐在动,下面观众在蹦迪,一般出现在夜店里,近几年很多时候他们在美术馆里这么干。

“拒绝尴尬派”是一个统称,很多正经搞创作的人,还是想要自己作品起码能让观众感受到你的思考和认真,起码让人看了之后不觉得尴尬。别管我看不看得懂,我知道你在认真做东西。

码客人生:你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流派?

裴峰:我喜欢的就是真锅大度。还有欧洲一些团队内容偏商业化,但是我很喜欢,毕竟是文艺复兴起源地,基本功还是扎实,在艺术表达上更突出人,科技更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

比如,德国有一个数字艺术设计工作室Onformative,有个作品《未命名的声音雕塑》,把一个跳当代舞的舞者的每个瞬间,都变成一个沙漏雕塑,雕塑不停出现再坍塌,出现再坍塌。这不是炫技,而是突出人,2012年的这个作品已经很先锋了,这是我个人在计算机艺术里最喜欢的作品。

码客人生:从这个角度看,你个人最想创造的算法艺术作品是什么,传世之作的那种。

裴峰:我现在更倾向于把算法藏起来,做一些不插电的实物作品,但背后它的过程是拿算法做出来的,这种作品方便去传递和保存,否则太多的形式拔了电线就没了。

码客人生:为什么要藏起来?

裴峰:比如实时影像或者其他作品做得多了之后,太容易被取代了,而实物更有质感,也能和数字影像一起玩,更容易传世。

码客人生:我接下来这个问题比较抬杠,既然通过工具做出的作品容易被取代,工具的价值又在哪里?

裴峰:被取代的只会是形式,内容才是决定传世的根本。

码客人生:有一些关于风格标签的问题,很多人一谈到程序员,下意识会联想到格子衫,咱们从事新媒体艺术行业,是否也存在一些风格特征?

裴峰:最明显的就是长头发,不是因为想留长发,只是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和托尼老师打交道。

其次,衣服喜欢穿宽松懒散一些的,创作者创作时,思想是一个解放的状态,连带着身体也不想被束缚。除非是那种身材特好的艺术家,可能算少数喜欢穿一些紧身的衣服,可能也有,我没见过。

码客人生:我第一次重新认识了艺术家,原来纯粹是因为懒。

裴峰:哈哈哈。

码客人生:你的学生大概都是什么样的人群?

裴峰:大概1/3是在校学生,1/3是职场人士,1/3是海外留学生。

码客人生:留学生群体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裴峰:专业对口,有学设计的、学艺术的、学媒体艺术的、计算艺术的。他们在海外学习遇到相关问题,有人也会去查英文资料,其实并不全面,这时候在网上发现居然有一个说中文的人做的东西还挺专业,还能给他们答疑,就形成了一个小社群。有意思的是,在东京的留学生基本都认识我。

码客人生:在他们那成了网红老师。

裴峰:半个网红。

码客人生: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转行做新媒体艺术?

裴峰:一个是做油画和版画的,他们这些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人,本身的造形能力和美术已经没问题了,如果又很喜欢思考喜欢技术,很容易变成一个媒体艺术家。

另外,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背景的人,如果一直喜欢逛博物馆、美术馆,从小就各种游历,喜欢思考,有很浪漫性格的人,可能就在一个合适契机就转行过来做媒体艺术了。

码客人生:接下来还有其他的课程计划?

裴峰:有的,接下来我会推出一系列“养成课程”。因为Unity社群有太多人做手游,对于那些没有视听语言基础,或没有电影叙事意识的人,我想帮他们做一些提高审美、提高项目画质的课程。

我有一些理工背景,工科学生的诉求就是“如何让画面变得好看”,但他给你描述这种诉求时,表达不出来需要什么知识,你只能帮他分析,后来分析完了发现,他们对光影、视听语言、叙事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所以我会做一些比较系统完整的课程给他们,标题也会用一种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

来源:至顶网码客人生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2

06/21

10:37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