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33岁Java程序员,末流985硕,自学转Java,兜兜转转到今年也工作8年了,算是一个老菜鸟。
因为在上家公司因为项目交付有延迟,绩效不好,所以就激动之下给辞职了,想着自己八股文那么溜,找个工作不还分分钟的事。
结果现实给了我一个沉重的打击,简历投了无数,结果根本没什么面试机会。有一些机会自己又嫌弃待遇不够,选择拒绝,所以自从去年以来就失业在家。
本来想着过年后趁着所谓的互联网回暖找一下机会的,没想到一上来就遇上了个坑的公司。
一开年就开始投简历,结果发现还是没有什么机会,很多都是已读不回,感觉春天还没有来呢就离去了。
机缘巧合之下,随便投了一家中国电信,很快就通过简历初筛,结果发的邮件是中国电信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我一查,原来是新成立的公司,主要是做政企安防的,心里想着新公司机会多,还是个国企,于是便好好准备了一番,八股文又翻了一遍。
第一轮面试
面试官应该是个应届生一样的面试官,问的问题也是基础中的基础。什么JDK和JRE的关系呀,怎么建立Springboot工程之类,自然是很轻松的通过了面试。
第二轮面试
应该是一个组长级别的,问的也有些深度,主要是从项目的细节入手,扩展到了MQ、Redis、多线程之类的,当然也是顺利通过了面试。
第三轮面试
应该是一个项目经理,问的也是关于架构方面的,问的是怎么做数据同步,怎么样做性能优化之类的。因为我之前的项目经验都是自己做的,从需求对接、架构设计、核心代码的编写、测试、运维、上线都是我搞的,这块自然也是手到擒来,顺利拿下。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面试改了很多次时间,一会是周四下午,一会又改成第二天中午,一会又改成第二天上午,变来变去,但是态度还挺好,没有其他国企HR的居高临下。
在面第四轮之前,HR通知我要准备一下之前公司的交付件。这就很让我感到惊讶,还有面试要其他公司业务方案的,当然处于职业操守我没有答应。我说我没有之前公司的材料,因为是严格保密的,泄露了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我只能根据我的记忆重写写一个ppt,用来阐述我们的交付流程。
第四轮面试
还是之前的那个项目经理外加一个处长,但是没有用到准备的材料,处长问了一下项目上怎么部署的,怎么做异地双活的,性能怎么优化之类的。这些对我来说也都是小问题,所以很快就有了结果,让准备第五轮!
在第五轮之前就让准备提交材料,HR也说是终面,心想着估计就十拿九稳了,开开心心把材料准备并且发送了。
要求的材料实在有点多
第五轮面试
还是之前的那个项目经理加那个处长,在加一个不知道是什么职位的人。一上来就让我讲准备的PPT,我噼里啪啦讲了一通之后,让我回答我PPT里的预期收益是怎么来的。 我讲了一下,也就是要达到老系统的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新架构需要的多少资源。结果人处长说这不是他想听到的,我就迷惑了,那想要听什么?
ppt中的预期收益
不过后面也没怎么追问,我以为就这么过去了。
结果后面那个项目经理又加了我微信,让我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就更加迷惑了,这个问题有这么重要吗?
不过人都私下加我,我估摸着通过的概率都在99%了,为了讨好下将来的直接领导,还是很用心的又编一些答案。
结果
结果肯定大家都猜到了,不是通过,不是不通过,而是没有消息!
我等了两天,原本的自信就变成了自我怀疑,难道挂了?于是我就主动了问了一下。
这就很让我无语了,你说面了这么多轮,不通过也就算了,合不合适看缘分就好,但是连个原因都没有就有点过分了,还要了我那么多材料,工资流水什么的。
这就让人很生气!简直把人当猴耍。
我又给那个项目经理发消息,结果也是一直没有给我回复。
总结
这次面试真的很让人无语,不通过不通知,不反馈原因,把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许这就是国企的风格吧!
总之就是大龄程序员实在太难了,生活已经如此不容易,希望人与人之间还是要点基本的尊重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宣布获得400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3000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私募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AI研究、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显示了AI在企业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OpenAI用户数量激增,每小时新增100万,反映出其在激烈竞争中的强劲增长。此轮融资强化了OpenAI在企业AI解决方案市场的地位,企业决策者需密切关注AI技术的快速发展。
OpenAI 宣布计划发布自 2019 年以来首个"开放权重"语言模型,这标志着该公司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决定源于开源 AI 的经济压力,反映了基础模型商品化的趋势。此举可能重塑企业 AI 实施策略,尤其是在受监管行业中。OpenAI 面临在开放性和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同时也凸显了 AI 行业竞争格局的根本变化。
Microsoft 正在对 Windows 系统崩溃时显示的蓝屏 (BSOD) 进行重新设计。新设计简化了界面,保留了技术信息,旨在提高用户生产力恢复速度。新版 BSOD 移除了表情符号和二维码,但保留了错误代码和失败进程信息。这一变更反映了 Microsoft 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持续关注。
CarMax 作为美国最大的二手车零售商,年收入超过 265 亿美元。在 Shamim Mohammad 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先者。通过建立强大的技术基础、优化数据策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采用产品运营模式,CarMax 正在重塑汽车零售的未来。Mohammad 的前瞻性领导力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使 CarMax 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