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脉脉上一则“31岁央企员工自觉工作太清闲,找不到价值感,想要辞职去京东拿双倍薪资”的帖子引起众人围观。
据他所述,他在央企的一天,确实可以用舒适来形容:早九晚四,带薪拉屎,有食堂,有午休,一天混混就过去,回家就是运动打游戏。年薪税前二十万,有房有车无贷款。
但他仍然觉得十分困扰,领导会时不时克扣奖金,媳妇觉得他工资低没出息。他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却无处施展,每天很空虚。于是,他广投简历,近期拿到了京东的offer,年薪四十万。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辞职去拥抱变化。
然而,帖子下面的评论完全是一边倒。
大多数人吐槽他有这样的福气都不要?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人羡慕他现在的工作。
有人说他这样懒羊羊的生活状态,出去直接被秒杀。
有人说他现在的年龄去互联网已经不值钱了。
有人说他应该年轻时去互联网,中年时去国企,混反了。
有人说他没有换算清楚体制内外的薪资比率。
有人建议他发展副业。
最后有人总结,不能既要也要太贪心,生活终需做出选择。
年纪越大,人们的勇气就越少,虽然佩服这位发帖人的勇气,但我们确实要考虑好选择背后的风险系数。真正要做的事情任何人是阻止不了的,但要考虑清楚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从他最后放弃的选择来看,或许他真的已经不适合“外面”的世界了。
一个评论说的很好:国企换互联网,那是末世求生。互联网换国企,那是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世上有完美的选择吗?有的恐怕只有那颗永不停止的骚动的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正研发一项通过姓名识别人脸并追踪用户日常活动的“超级感知”技术,计划应用于新款智能眼镜和 AI 耳机,同时重新评估隐私策略,助推 AI 技术在穿戴产品中的应用。
Google 在 Gemini API 中推出自动缓存功能,通过复用重复数据为开发者节省最多 75% 的调用成本,有望缓解高额 API 费用问题。
Korl 利用 OpenAI、Gemini 及 Anthropic 等模型,从 Salesforce、Jira、Google Docs 等多个平台整合数据,自动生成定制化客户沟通材料,如幻灯片、演讲稿及季度业务回顾,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提升运营效率。
文章探讨了代理型 AI 的崛起,重点介绍微软 Azure AI Foundry 与 NVIDIA 技术如何通过强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代理,实现企业级应用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