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脉脉上一则“31岁央企员工自觉工作太清闲,找不到价值感,想要辞职去京东拿双倍薪资”的帖子引起众人围观。
据他所述,他在央企的一天,确实可以用舒适来形容:早九晚四,带薪拉屎,有食堂,有午休,一天混混就过去,回家就是运动打游戏。年薪税前二十万,有房有车无贷款。
但他仍然觉得十分困扰,领导会时不时克扣奖金,媳妇觉得他工资低没出息。他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却无处施展,每天很空虚。于是,他广投简历,近期拿到了京东的offer,年薪四十万。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辞职去拥抱变化。
然而,帖子下面的评论完全是一边倒。
大多数人吐槽他有这样的福气都不要?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人羡慕他现在的工作。
有人说他这样懒羊羊的生活状态,出去直接被秒杀。
有人说他现在的年龄去互联网已经不值钱了。
有人说他应该年轻时去互联网,中年时去国企,混反了。
有人说他没有换算清楚体制内外的薪资比率。
有人建议他发展副业。
最后有人总结,不能既要也要太贪心,生活终需做出选择。
年纪越大,人们的勇气就越少,虽然佩服这位发帖人的勇气,但我们确实要考虑好选择背后的风险系数。真正要做的事情任何人是阻止不了的,但要考虑清楚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从他最后放弃的选择来看,或许他真的已经不适合“外面”的世界了。
一个评论说的很好:国企换互联网,那是末世求生。互联网换国企,那是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世上有完美的选择吗?有的恐怕只有那颗永不停止的骚动的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传统数据工程面临数据质量差、治理不善等挑战,成为AI项目的最大障碍。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协作方式正在彻底改变数据准备、治理和应用模式。Google Cloud基于Gemini大语言模型构建协作生态系统,让不同智能体专门负责数据工程、科学、治理和分析等任务。系统通过分层架构理解组织环境,自主学习历史工作流程,能够预防问题并自动处理重复性任务,大幅提升效率。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