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北京,2025年9月13日,在PEC 2025大会主论坛现场,随着倒计时“3、2、1”的齐声高呼,至顶科技高书葆、软积木史海旭、LangGPT甲木、海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斌、AIGCLINK邹斌、爱智岛人工智能艺术家创作联盟陈酌,以及KCORES开源硬件社区张旭红七位嘉宾同时按下启动手印,标志着“本地AI推动计划”正式亮相。镁光灯下,嘉宾们集体合影,定格这一中国AI生态的历史性时刻。
痛点驱动:把“复杂”说清楚,让“价值”跑出来
启动仪式后,KCORES开源硬件社区联合创始人张旭红代表 PEC社区与产业联盟做主旨解读。他指出,过去两年云端AI突飞猛进,但产业侧反馈日益尖锐:数据出境受限、合规压力增大、调用成本居高不下、低延迟场景刚需凸显,“本地部署”呼声水涨船高。然而,信息碎片化、场景模糊化、性能评估缺乏统一标尺,成为挡在用户与厂商之间的“三座大山”。

“本地AI推动计划”由此应运而生,核心任务被提炼为“三库一坐标”:
1. 产品库:联合社区伙伴,聚焦文档问答、客服转写等高频场景,系统梳理主流芯片与整机方案,输出结构化选型清单,帮助开发者和企业“一眼看懂、一键比对”。
2. 场景库:围绕合同解析、内容生成、音视频转写等典型工作流,沉淀可复制的案例蓝本,让用户看清ROI。
3. Benchmark:建立中立、可复现的Benchmark,覆盖问答、转写、文生图、网页生成等任务,为行业提供透明、可信的量化坐标。
张旭红表示,希望首批成果在2025年内上线并向全生态开放,“这不是任何一家机构的独角戏,而是开发者、企业、厂商三方共同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
开放共建:让本地 AI 更清晰、更可用、更可信
按计划,PEC社区将设立专项工作组,邀请开发者、企业、厂商等多方参与,持续迭代标准与数据,确保评估结果“可复现、可比较、可复制”。
“我们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让开发者少踩坑,让企业看清投入产出,让厂商凭真实性能赢得市场。”张旭红在发言尾声向全场发出邀请,希望更多伙伴加入,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让本地AI真正跑起来、用起来、信起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地图将集成Gemini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将其升级为一个"全知型副驾驶"助手。这一整合将大幅提升地图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导航体验。通过AI技术的加持,谷歌地图有望在路线规划、地点推荐和实时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这项由圣母大学和IBM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出了名为DeepEvolve的AI科学助手系统,能够像人类科学家一样进行深度文献研究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该系统突破了传统AI要么只能改进算法但缺乏创新、要么只能提出想法但无法实现的局限,在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九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都实现了显著的算法性能提升,为AI辅助科学发现开辟了新的道路。
微软研究人员发布新的仿真环境来测试AI智能体,研究显示当前智能体模型容易受到操纵。该名为"Magentic Marketplace"的合成平台让客户智能体与商家智能体进行交互实验。测试包括GPT-4o、GPT-5和Gemini-2.5-Flash等模型,发现智能体在面临过多选择时效率下降,且在协作方面表现不佳。研究揭示了AI智能体在无监督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331次大规模实验,系统揭示了代码训练如何提升AI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代码的结构特性比语义内容更重要,适当的抽象形式(如伪代码)可以达到与原始代码相同的效果。不同编程语言产生差异化影响:低抽象语言有利于数学推理,Python更适合自然语言任务。这些发现为AI训练数据的科学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