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总是被各种"AI超越人类"的新闻轰炸。Claude能写诗,GPT-4能看图说话,最新的模型甚至能理解视频内容。当这些看似无所不能的AI遇到真正需要空间思维和多步骤推理的复杂问题时,会发生什么呢?
就像一个看似聪明的学生在遇到真正需要动脑筋的数学应用题时突然卡壳一样,目前最先进的多模态语言模型,在面对复杂的空间推理任务也时常表现得相当糟糕。这并不是因为这些AI不够先进,而是因为真正的智能推理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现有的AI测试基本上都像是在考"填空题"——给AI一张图片和一个问题,它只需要从图片中找到答案就行了。但真实世界的问题往往需要像侦探破案一样,把多个线索串联起来,制定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还要考虑各种物理限制和空间约束。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MARBLE(MultimodAl Reasoning Benchmark for Language modEls)的测试套件。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学术,但它的本质就是一个"AI智力测试的地狱模式"。这个基准包含两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M-Portal和M-Cube,它们要求模型在空间、视觉和物理约束下制定和理解多步骤计划。
研究人员想要找出现有AI模型在复杂推理方面的真实水平,就像给学霸出一套特别难的综合应用题,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传送门的迷宫——M-Portal任务的复杂世界
M-Portal任务受到知名谜题游戏《传送门2》的启发,这是一个第一人称视角的谜题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放置两个传送门来克服障碍物和通过房间,玩家可以在这两个传送门之间瞬移。游戏的一个关键机制是动量守恒:当玩家以给定速度进入一个传送门时,他们会以相同的相对动量从第二个传送门出来。这使得创造性的穿越策略成为可能,比如通过将重力驱动的下落与传送门放置相结合来跳跃穿越大间隙或越过障碍物。
要理解M-Cube任务的复杂性,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立体版的拼图游戏。你有六块形状奇特的拼图片,每一块都有复杂的凸起和凹槽图案。你的任务是将这些拼图片组装成一个完美的立方体,其中边缘无缝对齐,没有间隙或重叠。为了解决M-Cube任务,多模态语言模型需要为每个拼图片分配一个立方体面并确定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需要相应地旋转和翻转拼图片以与其他拼图片对齐。
对于每个问题,多模态语言模型必须考虑6!种可能的拼图片到面的分配(模去旋转对称性),对于每个拼图片,还有8种离散的旋转和翻转状态,这导致了候选解的组合爆炸。在这个巨大的搜索空间中,考虑到互锁凸起和凹槽图案施加的几何约束,只有极少数解是有效的。András等人报告说,大多数商业可用的立方体只有一个解(在旋转等价性下),这使得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推理问题。
虽然M-Cube任务受到Happy Cube拼图的启发,但研究团队合成生成了所有样本。数据生成管道从5×5×5立方体开始,将表面分解为6个互锁拼图片。每个拼图片可以视为5×5网格,其中中心3×3区域始终保留。对于位于边缘的其余单元格,研究团队随机将每个单元格分配给大5×5×5立方体的相邻面之一,以创建沿边界的凸起和凹槽图案。
为了控制难度级别,研究团队创建了两个子任务:CUBE和CUBE-easy,每个子任务包含1000个示例。CUBE-easy是CUBE的简化版本,简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输入拼图片被表示为二维数组而不是渲染图像,以减少多模态语言模型的感知错误;其次,每个拼图都经过特别设计,使得解决方案不需要翻转任何拼图片;第三,在提示中提供了4个拼图片排列的部分解决方案,只留下2个缺失的拼图片需要放置。
令人震惊的测试结果——AI巨头们的集体"落榜"
当研究团队用MARBLE基准测试来评估12个最先进的多模态语言模型时,结果令人震惊。在M-Portal任务的计划正确性评估中,所有被调查的模型(包括多模态语言模型和纯文本语言模型)表现都非常糟糕,少数类F1分数约为6%,与随机基线相似。这就像是让一群成绩优异的学生去参加一场全新类型的考试,结果所有人的成绩都和随机猜测差不多。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团队发现所有模型在每个单元格上只能达到约70%的准确率。最好的感知性能来自Gemini-2.5-pro,准确率为76%,这意味着模型仍然可能偶尔出错。结果,所有模型在整个拼图片上的准确率都是0%。这些结果突出表明,即使是先进的多模态语言模型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感知任务上也有困难,这为复杂场景(如CUBE)中的多模态推理构成了潜在瓶颈。
在推理方面,除了感知错误,M-Cube由于来自所有6个拼图片的可能排列和方向组合的巨大搜索空间,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CUBE包含6!×8^6=188,743,680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CUBE-easy只包含32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假设空间减少了500万倍。为了将推理挑战与感知限制分离,研究团队手动将视觉输入转换为相应的文本数组。他们比较了DeepSeek-R1在不同搜索空间配置下的性能。该模型在只有一个缺失拼图片的最简单设置中获得了57%的准确率。然而,随着搜索空间的扩大,性能急剧下降,当超过3个拼图片缺失时降至0%。
工具辅助的迭代改进尝试
面对如此困难的任务,研究团队还探索了一种更接近真实问题解决过程的方法:让模型使用解决方案验证器作为工具来收集反馈并迭代改进其响应。在每一轮中,模型提出候选解决方案并使用解决方案验证器进行评估。基于验证器的反馈,模型可以在下一轮中迭代地改进其响应,朝着更好的解决方案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AI遇到空间推理难题:最新研究揭示GPT-4等顶尖模型在传送门解谜和立体拼图中集体"挂科",复杂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MoR(Mixture of Reasoning)方法,通过将多种推理策略嵌入AI模型参数中,让AI能自主选择最适合的思考方式,无需人工设计专门提示词。该方法包含思维生成和数据集构建两阶段,实验显示MoR150模型性能显著提升,比基线模型提高2.2%-13.5%,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FreNBRDF技术,通过引入频率修正机制显著提升了计算机材质建模的精度。该技术采用球面谐波分析提取材质频率信息,结合自动编码器架构实现高质量材质重建与编辑。实验表明,FreNBRDF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特别在频率一致性方面改善近30倍,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电商预览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